現在的孩子似乎從不為玩具發愁。我女兒今年三歲了,積木、布娃娃、木偶、電子琴、識圖卡片……幾乎她喜歡的玩具只要伸手都能得到。妻子不得不專門買了幾個收納箱來裝這些玩具,就連客廳的一個角落都成了女兒的小小“玩具城”。想起我小的時候,鐵環、沙包、洋火槍……玩具幾乎都是自制的,其中有個特殊的玩具至今難忘,那是在我七八歲的時候父親給我做的一把“駁殼槍”。
離我家果園兩百多米的地方有一道水渠,高出地面兩三米,小時候在我眼里水渠就像是一道城墻,“城墻”北的田地是我們村的,南邊是南坡村的。
每到春灌的時候,水渠里嘩嘩的流水聲對于生長在黃土地上的娃娃而言總是充滿了誘惑。我爬上水渠,把樹枝樹葉拋進去,追著水流看它們在旋渦里打轉兒。灌溉過后,水渠里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淤泥,細膩的黃土沉淀成的淤泥沒有其他雜質,被太陽暴曬后自然地呈現出許多裂紋,仿佛是一種經過燒制的特殊陶器一樣十分堅硬。
那天下地干完活,父親突發奇想,在水渠里摳下一塊淤泥說:“爸給你做一把‘駁殼槍’?!闭f著便拿起鏟子開始了他的“創作”。我心里有些不屑:不就是一塊爛泥巴嗎?能做出什么槍?不一會兒,父親的“杰作”完成了。彈夾、槍管、扳機各個主要部件應有盡有,上面還刻著粗糙的裝飾紋路,但它確像我在電視劇里看到的八路軍戰士使用的“駁殼槍”。這把仿真槍握在手里沉甸甸的,還很趁手。我興奮極了,小心翼翼地捧起手槍擺出瞄準的姿勢,生怕它掉在地上摔個粉身碎骨,嘴里邊喊著piu~piu~父親看著我開心的樣子也咧開嘴笑了。
我已經不記得那把“駁殼槍”后來的下落了,但田間地頭的那一幕情景我始終不能忘卻。一把分文不值的“駁殼槍”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千金難買的快樂,它滿載著父親的勤勞和智慧消失在歲月的長河里。我會把“駁殼槍”的故事講給女兒聽,教她學會珍惜和感恩,讓這份黃土地般厚重的愛傳遞下去。(武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