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現在流行一句話“你幸福嗎?”我想大聲講,“我很幸福!”看到韓城礦業公司網站上的招聘大學生公示,感而慨之。
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煤礦子弟,結結實實的“煤三代”。外公帶著只有8歲的媽媽,1974年從銅川礦務局金華山礦委派到桑樹坪礦支援建設。爸爸17歲時,背著一床被褥,獨自從湖北省宜昌市千里迢迢來到桑樹坪礦,從事一線工作。1990年,我出生在桑樹坪礦二院。父母的南北結合,讓我既能炒八個菜,又會包餃子、搟面條。
2012年臨近畢業,年少輕狂,心高氣傲,不聽家人勸阻,總想去外邊的世界看一看、闖一闖,簽到寶雞麟北煤業。父母對我的決定非常氣憤,質問到:為什么不回到生你養你的韓城礦務局!畢業后,學著父親當年的樣子手提一個行李包就來到離家600公里的園子溝煤礦。
初到崗位,憋著一股讓父親高看我一眼的勁,利用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和工作中總結的經驗,認真工作,幾年后,便走到了自己滿意的崗位。但是,心里莫名地產生了一種苦澀感,或許就是人們說的孤獨感。吃飯時聽不到父親的諄諄教誨,閑暇時只能通過視頻連線看到日漸蒼老的母親,感受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凄然。
2018年的春節,由于有值班,沒能回家,看著春節聯歡晚會,一名農民工哭著對著攝像機說:母親,兒子想你了!瞬間,眼眶濕了,默默的播通了母親的電話,母親聽到我的哽咽,說了三個字“回來吧!”
年后回到家和幾個發小小聚,聽他們講,韓城礦業機械化、智能化設備規模不斷壯大,正在招新,于是便打開韓城礦業公司官網,按照要求方式,遞交了簡歷,等待面試。父親知道后,喜出望外地拍了拍我的后腦勺。
面試時,評委問我為什么回來?清晰記得當時斬釘截鐵地說:作為在韓城礦區土生土長的“煤三代”,喝著黃河水長大,走得再遠,也割舍不了流淌在骨子里的情感,更想離父母近一點,多陪陪他們。評委打趣地說:再給你父母找個好兒媳吧!
起初,被分配到桑樹坪二號井,每天去工作前父親叨嘮一句“注意安全”,下班后,母親都會準備可口的飯菜。一年后,我和一位漂亮、通情達理的姑娘在所有親朋的見證下組建了一個新的家庭,有了可愛的女兒。
后來,我到了能投公司,重新回到鑿開河兩岸,天天可以吃到兒時最愛的米線和小肉餅,還是記憶中的味道。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還是那樣親切??粗浀哪感?,童年過往浮現在眼前……
生活中,每天早晨上班前,女兒的依依不舍,傍晚下班后,看見爸爸滿臉的喜悅。和愛人輪流給五口之家制作美食,用心給入睡前的寶寶講童話故事。周末乘載至親至愛感受磅礴氣勢的黃河、感受古韻古香的韓城老街……
工作中,前輩們分享的寶貴經驗,讓我受益匪淺,學習新技能,不斷提升自己為能投公司填磚添瓦,積極參與到王峰煤礦選煤廠、固廢綜合利用、光伏發電、韓城北站物流四個項目建設中來,我從一個踉踉蹌蹌的少年逐漸變得成熟起來。
艱苦創業、百折不撓的礦區先驅,用熱血把希望的種子灑在韓城礦區這個大家園中,“煤二代”經過多年真情來澆灌,“煤三代”理應“當涌泉相報”,用激情點燃著理想,讓家園繁花似錦、姹紫嫣紅。
“街坊結草,以謝恩澤”,游子歸家“我很幸?!?。(能投公司 彭帥)